当前位置 主页 > 首页 > 华东办事处 > 办事处动态 > 正文

山水产城相融,绘出工业城市发展新画卷 ——上海市宝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纪实

时间 : 2021-01-20     来源 : 未知     作者 : admin     点击 : 次     

        上海宝山闻名遐迩,依江临浦的地理位置使其很早就成为上海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近代以来以宝钢为首的钢铁产业落户于此,奠定了宝山工业重镇的地理标签。重工业带来的环保问题却随之而来。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始终面临着巨大挑战。
        近年来,宝山区委、区政府以两轮中央环保督察和市委环保督察为契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积极调动全区资源,做好顶层设计,健全组织和责任机制,积众力为合力,探索实践出了一条符合区域特点的生态环境治理新路,实现了生态环境的“逆袭”。
        从“水环境治理”到“净土保卫战”,宝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生态罗泾 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
 
        宝山区最北边的罗泾镇,十几年前还是默默无闻的存在,如今,这里凭借着地缘优势,打造出了生态罗泾这一品牌,成为全国美丽乡村的典范。
        2010年3月,根据规划陈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2011年宝山区以企业清拆、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全面启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统筹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并因地制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今水源地变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样板。
 
        有序实施“五违”整治,坚持企业清拆
 
        水源治理,根在岸上。首先借着整治之势,坚持企业清拆。招商引资把企业请进来,是上海不少郊区农村延续了多年的经济发展之路,罗泾镇也不例外,化工厂、电镀厂是罗泾镇引进最多的企业。但随之而来的是难闻的空气、黑臭的河水。宝山区明确指出,清退企业换回土地,算的不能只是眼前这笔账,更要算好子孙们的生态账。几年下来,罗泾镇已经找不到电镀厂、化工厂等高污染企业。与此同时,随着区镇两级政府加大对农村环境的改造力度,村民们的生活方式也变得越来越“绿”。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区、镇、村三级联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强力推动水源保护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宝山在全市率先完成水源保护区污染源关停拆除工作。综合治理前期,按照区局制定的“地毯式、全覆盖”要求,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全面排摸,全面锁定违法排污企业,并建立“一企一档”;依据企业规模、污染程度、环境风险分类制定整治方案,做到“一企一策、分步销项”。
 
        整治过程中铁腕执法、不留死角,对21家再三推脱的企业,区生态环境部门依法严惩、共作出罚款420万元,倒逼企业搬离;对于9家拒不搬离的企业,报区政府依法强制关闭。78户违法排污企业全部关停后,为了防止反弹和回潮,明确属地政府职责,确保关停一家、清拆一户、巩固一片。确保关停企业不仅是生产停止,更要搬离、人撤、清空、拆平,有条件的通过种植绿化及公益林。
 
        水源治理的成果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当地村民,“儿女孙辈在市里上班上学,以前回来吃顿饭就走,嫌这里环境差,空气不好,现在孩子们假期住上一个月都不想走!”村民的感慨,就是对政府工作的最高评价。现在,水清岸绿、整洁如新的居住环境让乡情更浓,风景如画。
 
        避免反复,建立长效机制
 
        以往罗泾镇各村级企业扎根当地多年,对创造经济效益多有贡献。开展“五违”整治,执行生态保护举措,实施起来并不容易。为了防止反复,罗泾镇试行“村经委托镇管”新机制,按照“经济职能剥离、管理权移交、所有权不变、收益权归村、工作经费保障”的原则,由镇属专门公司对村级资产进行委托管理,统一负责相关资产的出租、运营、盘活等管理工作。形成村级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源头消除村级土地的无序出租乱象,根本铲除环境违法行为滋生土壤。
 
        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分类管理,开展“定编、定岗、定薪”三定工作,表面看村干部没有了管理权,但其实由专业机构承担村级资产运营、经营收益、企业监管、招商引资等经济管理职能,各村可以全力投入到“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和党的建设”工作。引进的优质企业增加,各村租金不降反升,村民收入不断提高,这种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实实在在的。
 
        各级政府对水源地的转型发展也给予了最大的支持, 政策上落实生态补偿机制,让保护区的老百姓吃上生态饭,2011-2019年市级下拨水源地生态补偿资金25400万元,同步加大区、镇级财政投入(比如2019年区级投入资金6335万元、镇级投入资金800万元),不断改善水源地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河道治理,彻底截污控源
 
        罗泾镇水路发达,镇域内共有大小河道148条段,总长度达135公里。在深入推进美丽生态罗泾建设中,大力开展水生态、水环境整治,三仙沟、陶家河更被评为“最美河道”。平整洁净的健步道、绿意盎然的森林绿化与清清河水交相辉映,自有独特的江南水乡风韵。
得益于罗泾全面落实河长制,建立了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运转高效的河道管理体系。全镇每一条河道都配置一级、二级河长各一人负责河道日常管理,根据“一河一策”制订相关的河道整治措施。
 
        截污控源方面同样效果显著。在2010年实现水源地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的基础上,2017年投入700万元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池设备更新维修工程,确保排放达标。2018年,投资1900万元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提标改造工程,对涉及的100座污水处理站进行提标改造,生活污水全部纳管至污水管道,消除生活污水排放的潜在风险。2019年,全面排查村宅内混接、新建房屋私排管情况,投入500万元进行拾遗补漏,彻底解决水源地污染问题。
 
        生态修复,绿色和谐宜居
 
        “截污纳管控制污染源、消除黑臭河道只是河道整治的第一步,想要达到理想的‘水清’效果,还离不开对河道进行全面的生态修复。”2019年完成8条河道示范工程,2020年推进实施20条河道,以点带面系统化提升区域整体水质、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
 
        在河道截污控源、生态驳岸建设、河底清淤等工程完成的基础上,构建以“水生森林净化系统”为主、相关的水生态工程措施为辅的河道生态修复体系,从“水生植被恢复、食物链结构完善、水体微动力提升、水生态系统长效管理”等方面进行生态治理,赋予水体生态净化功能。
 
        被誉为上海“城市绿肺”的千亩涵养林,如今林内的水生态系统已经形成规模,拥有大面积水域型湿地的功能,这里高大挺拔的水杉随处可见,荫荫绿色,鸟鸣声声,阳光下水质清澈、水草摇曳。“通过水下种植的沉水植物,放置一些微生物包括水生动物等让水底形成自然的生态系统,从而让水质提升,可以达到三类水”标准。
 
        美丽乡村,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区
 
       良好的生态环境,天人合一的乡野风光吸引了越来越多民众的关注。罗泾镇的母亲花文化园、星空营地等都已成了热门“网红打卡地”。如果规划上海近郊一日游,这里或许是一个好去处,千亩涵养林感受自然的召唤,北部五村赏花、采摘、吃蟹,体验农事,还能买到绿色天然的农产品。
  
        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罗泾制定了塘湾、海星、花红、新陆和洋桥五村联动的战略,一村一貌、一村一特色,形成“大生态、大健康、泛教育”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呈现出千亩良田、千亩公益林、清清河道、自然村宅的格局,实现了产业强、环境优、农民富。
 
        二、区级中小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运平台
 
        危险废物事关城市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群众健康,受产业定位影响,宝山区危险废物产生单位面大量广,但明显呈现“小”“散”特征,年产废量10吨以下的企业占86%,半数以上的企业位于工业园区外,分布散,造成单家企业危险废物处置渠道不畅,且危险废物处置价格居高不下。
 
        为了破解中小企业危险废物处置困局,在市生态环境局、区政府全力支持下,宝山区生态环境局突破以产业园区管理机构为主体、收集服务所在园区内的中小企业危险废物的法律许可要求,以宝武环科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运设施为基础,以区政府为主体试点筹建区级中小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运平台,统一收集,统一议价,统一处置,并推动延伸服务,解决中小企业危险废物出路难、负担重、风险大等问题。
 
        经过一年多努力,宝山区“区级中小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运平台”作为全市首个区级中小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运平台正式投入运行。该平台服务于全区危险废物产生量小于10吨/年的中小企业,年周转量1.2万吨,收集18个种类的危险废物,实现了“就近收集、集中贮存,批量委外、降低成本”的目标。很多中小企业表示,终于解决了危险废物处置难、成本高的问题,企业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智慧管控 全面帮扶
 
        平台建设初战告捷,如需进一步建立长效良性运行机制,首先从健全制度入手。宝山区通过多方合力,建设了覆盖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危险废物进行进行全流程在线监控及数据分析的“智慧管控”,实现一张图运营、二维码追踪、移动化作业、全周期管理、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展示,提升危险废物的整体管控能力。
 
        针对很多中小企业管理基础薄弱,环境意识单薄,对废弃物是否为危险废物、如何处置管控等不甚了解等问题,区生态环境局带领该平台管理人员分别从体系梳理、文件完善、计划指导、“三防”建设、分区设计、台账核对、标识检查、分类整理等八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危废管理合规性诊断,并归纳形成了“一听、二看、三查、四定、五改、六评”的中小企业危险废物现场延伸服务“六步法”。在“六步法”的基础上,推动该平台依据《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免费为中小企业提供现场诊断、现场整理、管理咨询等“一站式”危废管理延伸服务,帮助提升危险废物管理能力与水平。
 
        城市钢厂  共生共融

        发挥宝钢城市钢厂功能,根据区域危险废物产生的类别、数量,充分利用宝钢的焚烧炉、水泥窑等富余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在国内钢铁行业率先试点社会类危险废物协同处置,已累计服务全市1150家产废单位(绝大部分为中小企业),接下来,宝钢将进一步危险废物处置能力扩大到协同处置社会类危险废物1万吨/年,应急配合处置社会类危险废物1.5万吨/年,并进一步降低区内中小企业危险废物处置成本。
宝山区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充分依托宝钢城市钢厂,全链条、全地域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处理处置,体现城市与钢厂的共生共融,为“无废城市”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探索“无废城市”建设的“宝山模式”。
 
        该平台建成以来,先后服务了宝山区内中小企业650余家,累计收集各类危险废物近1000吨,实现了“就近收集、集中贮存,批量委外、降低成本”目标,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危废处置难题;延伸服务中小企业101家,源头控制了风险,企业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同时,该平台的成功实践,相关经验将纳入《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修改之中,在全市广泛推广应用,彻底改变危险废物管理模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宝山区的实践就是最好的诠释。他们立足于本区生态环境的本底,通过系统施治,拧紧生态环境治理的责任链条,自上而下层层把关,齐心合力,终于向我们呈现了一幅幅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生机勃勃的优美画卷,也为政府如何充分利用辖区内企业资源、调动基层组织对环保工作的积极性,提供了有利的借鉴!
 
中华环保联合会华东办事处
2020年11月8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