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首页 > 环保动态 > 国内动态 > 正文

解振华在中欧绿色复苏研讨会上的开幕致辞

时间 : 2020-10-08     来源 : 未知     作者 : admin     点击 : 次     

打造中欧绿色合作伙伴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更大贡献
——在中欧绿色复苏研讨会上的开幕致辞
解振华
(2020年9月24日)
尊敬的郁白大使,各位同事、朋友们:
        大家好!
        很高兴受主办方邀请参加本次论坛,与中、欧的各位同仁一起讨论疫情后绿色复苏这一重要议题。
        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大发言中指出,“这场疫情启示我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休戚与共的地球村里。各国紧密相连,人类命运与共。我们要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跳出小圈子和零和博弈思维,树立大家庭和合作共赢理念。”温室气体和病毒一样没有国界,全球必须加强合作,整合多边力量,积极应对,实现共赢。
        习近平主席还指出,“人类需要一场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这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不久前提出的疫后绿色复苏倡议是完全一致的。新冠疫情是当前全球公共健康一次危机,疫情对各国经济和社会特别是就业造成很大的困难,气候变化则是人类面临的更长期、更深层次危机。面临如此多挑战,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选择一条既应对当前诸多挑战,又一举多得、事半功倍、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我认为只有选择绿色复苏,才能化危为机,帮助各国走出当前困境,实现《巴黎协定》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地球村的子孙后代创造美好的未来。
        国际社会应保持战略定力加速向绿色经济转型。中国落实NDC(National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国家自主贡献)的实践证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不但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培育带动新的产业和市场,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保护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现协同发展。2005年(NDC基准年)至2019年,中国GDP增长约4倍,实现全国亿万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脱贫,同期,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年均增长率由2005年—2013年的6.0%和5.4%分别下降到2013年—2018年的2.2%和0.8%,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初步脱钩,为提前实现NDC目标奠定了基础。
        今年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我们努力化危为机,在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六稳”“六保”的同时,推动5G、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新医药、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新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低碳、零碳产业,在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扩大投资、促进就业、保障居民健康的同时,实现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减排。


各位同事、朋友们:
        习近平主席在联大发言中明确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的确定进一步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的积极立场和有力行动,顺应了全球疫情后实现绿色高质量复苏和低碳转型的潮流,展现了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信心,我们深知实现这一目标非常不容易,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近一年来,中国在研究制定“十四五”规划、准备自主贡献更新和中长期低碳发展战略发布的过程中,把应对气候变化的近期、中长期目标与经济社会环境目标相融合,由此建立倒逼机制,在各领域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的高质量发展。主要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优化能源结构
        开展能源革命,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我们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财税、金融、产业、项目管理等政策,其中对煤电提出了限制措施,例如,2020年新发布的绿色债券目录中已明确不再支持任何涉煤项目。我们还积极建设绿色“一带一路”,引导海内外项目和投资进入绿色低碳领域。未来还将继续努力控制和减少煤炭消费,合理发展天然气,安全发展核电,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生产和利用氢能,提高全经济部门的电气化水平,加强能源系统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实现能源体系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都会对进一步的优化能源结构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大家会陆续看到。
        二是推动工业优化升级
        占终端碳排放近70%的工业部门将是率先达峰的领域。我们要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扩张,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工业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开展重点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推动制造业向低碳、脱碳纵深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现代化,发展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
        三是建设低碳基础设施,避免高碳锁定
        建筑部门碳排放占比约20%,我们需合理控制建筑规模,实现基于电气化、光伏建筑、柔性用电系统的建筑能源系统变革,充分利用各类余热资源与生物质能源,大力建设绿色建筑和简约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
        四是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交通部门碳排放占比约10%,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一段时期内还呈增长趋势,我们要推动运输方式结构变革,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清洁零排放汽车,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加快发展绿色运输方式,扩大使用清洁绿色动力。
        五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与污染排放脱钩、减缓气候变化的治本之策。我们要坚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在园区发展绿色循环的生态产业体系,在城市建设生产生活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的无废城市,健全社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制度,要建立能让所有参与方都受益的商业模式,通过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提高全社会主要资源产出率,努力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是推动技术创新
        我们要积极研究发展成本低、效益高、减排效果明显、安全可控、具有推广前景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大力发展规模化储能、智能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氢能等深度脱碳技术,研发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加快工业技术与绿色材料技术、先进制造、信息化、智能化等融合创新,加快发展和推广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推广节能高效用能设备,研发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链接技术。
        七是发展绿色金融
        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绿色投资。截至2019年底,绿色生态环保PPP项目总投资达1.97万亿元。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绿色信贷余额从2016年的7.5万亿元增加到2019年超10万亿元。随着我国气候推动力度加大,要实现2030年的提前达峰以及2060年碳中和,气候融资的前景非常好,需求量非常大,全球预计需要92万亿美元,中国市场可想而知。
        八是建立绿色的财政、税收、价格等配套经济政策
        实现绿色低碳转型,需要激励性的经济政策向社会和市场主体传递清晰的信号。按我们的经验,大体上公共财政资金10%可以撬动90%的社会资金。我国将不断加大公共资金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持力度,对高效节能产品、绿色建筑、新能源汽车、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等节能减排的技术、产品和项目实行鼓励措施,发挥杠杆作用,将撬动几十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市场,带动全社会的投资。
        九是建立完善碳市场
        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实现全社会减排目标。我国在己有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基础上首先在电力行业启动了全国碳市场,纳入1700多家企业,今后还将逐步纳入水泥、电解铝、钢铁等其他重点排放行业。在全球范围,我们主张通过建立全球碳市场合理定价,确保环境完整性,防止碳泄露,促进公平贸易,降低减排成本,提高减排效果,为此建议尽快完成《巴黎协定》第六条关于全球碳市场实施细则的谈判,我不赞成一些国家单边出台碳边境调节措施,避免造成新的矛盾和争论,延缓全球气候行动的进程。


各位同事、朋友们:
        9月14日,习近平主席与德国和欧盟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双方领导人决定建立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打造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建设性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多边进程,相互支持办好明年格拉斯哥气候大会和昆明生物多样性大会并取得积极成果,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当前全球气候治理的当务之急是捍卫和落实《巴黎协定》,提高行动力度。各国应遵循《气候公约》和《巴黎协定》的原则和规定,根据本国的国情和能力,更新目标,采取行动,加速绿色低碳转型,争取2050年一些国家提前实现零排放、有的实现净零排放或近零排放,有的则低排放。欧盟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始终发挥积极推动作用,我多次评价欧盟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发挥“压舱石”作用,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遇到困难的时候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促进作用。最近,欧盟推出了“绿色新政”,又一次带了个好头。希望发达国家信守承诺,切实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年资金支持的承诺,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气候行动的能力,确保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
        我们坚定希望与欧方共同捍卫和维护多边机制,推动全球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在COP26大会(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之前,我们一起争取妥善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第六条关于全球碳市场的谈判,早日建立全球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用最低成本实现全球碳中和,维护环境完整性,防止碳泄漏,实现贸易公平。欧方“绿色新政”与中方国家自主贡献和低碳发展战略在理念和方向上一致,在各领域政策和行动上有很多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地方。我们希望与欧方进一步加强在碳市场、节能提高能效、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低碳技术、智慧城市、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等各个领域的政策对话与务实合作。总之,我们愿与欧方的同事们一道抓紧工作,努力推动中欧气候变化合作取得更务实的成果,将其打造成为中欧峰会和COP26大会的亮点,成为中欧伙伴关系长期稳定的支柱,为双边合作和多边进程注入正能量。同时,我们也愿意继续与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开展对话与合作,加强与“基础四国”、“立场相近国家”、“77国集团+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为落实《巴黎协定》、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实现疫情后绿色高质量复苏做出更大贡献。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中欧双方的政策参与者和知名专家,议题设计全面、深入,期待通过此次会议,落实双方领导人共识,充分交流碰撞,加深理解互信,加强合作,为疫情后全球绿色复苏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方案。祝与会的各位同事和朋友身体健康!
        预祝会议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