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首页 > 媒体宣传部 > 部门动态 > 正文

科学领会“两山”理论 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模式

时间 : 2020-11-17     来源 : 未知     作者 : 张修玉 裴金铃 施晨逸     点击 : 次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必须牢固树立“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历史深邃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统筹治理”的整体系统观、“最严格制度与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美丽中国全民行动”的唯物实践观与“命运共同体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的全球共赢观。其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两山”理论不但对指导生态扶贫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陕西、山西、宁夏、吉林等地考察时,相继发表了“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等重要讲话,高度体现了对“两山”理论的重视,又再次强调了“自然生态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

深刻领会“两山理论”科学内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一是深刻领会“两山”理论的“新时代观”。从时代进步的格局看,“两山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两山”理论的提出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历史唯物论全面深入剖析人类发展历史的基本规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破解新难题的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与时俱进,以理论创新解决发展中的环境短板的重大思想。
   二是深刻领会“两山”理论的“新系统观”。“两山”理论是一个实践体系,包括坚持统一布局, 构建科学优化合理的生态空间体系;坚持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态经济体系;坚持标本兼治,维护清洁安全稳定的生态环境体系;坚持规划先行,建设优美舒适宜居的生态人居体系;坚持以文化人,培育和谐文明多元的生态文化体系;坚持城乡统筹,健全高效民主完善的生态制度体系。“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与生态制度”六大体系相互联系、相互支撑。
   三是深刻领会“两山”理论的“新矛盾观”。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矛盾的,而是对立统一的。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这样才能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两山”理论揭示了生态环境价值的本来面貌,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
   四是深刻领会“两山”理论的“新生态观”。人类源自于自然、对抗于自然、驾驭于自然,最终必然融合回归于自然。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贯穿人类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全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采猎文明时代使用工具的“操戈抗争”、农耕文明时代定居守业的“守阵抗争”、工业文明前期全面开发生态环境资源的“掠夺抗争”,以及工业文明后期尤其是快速城市化以来, 人类不得不在自己建设的家园内,与自己造成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抗的“同城抗争”。显然,“同城抗争” 不是我们追求的生态环境新秩序,绿水青山才是生态文明的终极福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人与自然生态价值的双重体现。
   五是深刻领会“两山”理论的“新发展观”。“两山”理论与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指的是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资产,“金山银山”指的是经济发展与物质财富, “两山”理论的本质就是指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两山”理论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经济与环境的统一协调发展, 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绿水青山,又不失金山银山。同时,对具有绿水青山的欠发达地区,则大力发展主要由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构成的生态经济体系,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源源不断地变成了金山银山。

科学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探索“两山” 转化的实践进展与模式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示范引领作用,原环境保护部(现生态环境部)自2017年启动了“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 2019年生态环境部印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试行)》(环生态〔2019〕 76号),形成了“两山”基地建设的顶层设计、总体部署和工作推进格局。迄今为止,已完成了三批共5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表彰命名,第四批于2000年完成申报工作, 共有36个进入拟公示环节。梳理总结已开展的“两山”转化路径探索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效,探索“两山”转化的实践进展与模式。笔者认为,必须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两山”理念,持续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构建循环生态系统,保值增值生态资产
   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特殊地理气候同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位于云南南部,遍布于红河州元阳、红河、金平、绿春四县,总面积约100万亩,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元阳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
   为保护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哈尼梯田遗产区, 当地党委政府通过积极打造哈尼梯田“四素同构” 循环生态系统,完成了25.6万亩植树造林,9959户沼气池、1410户节能改灶的建设,推广太阳能热水器6000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4.67平方千米,遗产区森林覆盖率高达67%。完成了16个小型坝塘新建和加固工作,扩建改造沟渠105条,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82项,解决了遗产区水田灌溉及5万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水利化程度达39%。完成哈尼小镇和60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建成4座生活垃圾热解站,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畜禽粪便、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置,遗产区麻栗寨水源水质达到Ⅱ类以上,哈尼小镇被列入国际水平特色小镇创建名录,箐口、阿者科、垭口、大鱼塘列入中国传统村落目录,确保了传统民居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哈尼梯田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形成了森林在上,村寨居中,梯田在下,水系贯穿其中,构成了森林、村寨、梯田、水系的“四素同构”的循环农业生态系统,较好地处理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彰显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
   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当地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保护是基础、发展是条件”和“保护性开发、利用性保护”的原则,以保护和促进梯田区水稻产业提质增效为核心,以农业发展项目为抓手, 不断加大梯田区水稻产业扶持力度,抓实水稻高产示范创建、红米产业培植、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推广等各项工作,积极探索新型扶贫模式和旅游扶贫模式,全力推广“稻鱼鸭”综合生态种养模式,打造梯田红米品牌和梯田文化旅游品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共同推进哈尼梯田遗产区保护利用长效机制,促进梯田遗产区群众增收致富。按照“政府引导、村组管理、适当扶持、示范带动”的思路,以旅游经济收入扶持遗产区群众发展生产。对种粮农户实行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性补贴,提高群众种粮积极性,让梯田的主人自觉保护梯田, 元阳县累计发放良种补贴299万元,农资综合补贴1993万元、耕地保护补贴2546万元。此外,积极争取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修缮资金对遗产区18个传统村落及民居进行修缮;对5个申遗重点村挂牌保护的传统民居给予传统民居保护资金。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大力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不但增加了当地农户的经济收入,还可有效抑制梯田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形成生态良性循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互促共进成效明显。
   用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坚决留住哈尼梯田的“绿水青山”;用探索创新机制方式,科学管理哈尼梯田的“绿水青山”;通过发展梯田产业经济, 科学利用哈尼梯田的“绿水青山”,着力打造转型升级示范,充分利用遗产文化赋予哈尼梯田强大的生命力,以维护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循环生态系统为重点,按照“生态兴农、农兴文旅、以旅带商、以商促农”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哈尼梯田绿色生态品牌和文化旅游品牌,大力实施“一产助推旅游、二产服从生态、三产激活全局”生态模式,初步走出一条元阳哈尼梯田保护开发、规范建设、科学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两山”转化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坚决守住了7万亩稻田红线;绿色惠民品牌逐渐形成,“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初见成效,“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示范区亩产值达10174.2元。哈尼梯田红米生态品牌逐渐形成,仅2018年全县完成38.8万公斤红米销售,帮扶扶贫户3000多户。产业融合升级初见成效,一批农特产品开发企业以“公司+农户”的模式,组建梯田红米生产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优质稻种植近20万亩,红米产业呈现持续发展壮大之势。哈尼梯田农产品产业链进一步延伸,梯田系列农产品实现了精深加工,推进粮食产业化进程。
   通过生态农业产业打通“两山”转换通道,既提高了农民梯田保护利用积极性,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氛围,也实现了梯田生态资产的保值增值,带动遗产区居民发家致富。
   “黄色沙漠”变“绿洲银行”,绿色产业富民惠民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主体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占全旗国土总面积的53%。30年前,库布齐沙漠腹部地区寸草不生、荒无人烟,风蚀沙埋十分严重,是内蒙古乃至全国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被喻为生命禁区,不可治理的“死亡之海”,沙漠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仅导致当地生产要素贫弱、产业基础薄弱, 全旗财政收入极少,沙区农牧民年人均收入极低,也关系到华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
   当地党委、政府为改变这一恶劣的生态环境,将生态建设作为全旗最大的基础建设和民生工程来抓,坚持科学规划做引领,提出了“一带三区” 规划,即沙漠绿化带和生态保护区、生态过渡区、生态开发区,因地制宜确定建设重点, 依托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实行分类指导、分区治理,坚持规模化、系统化、综合化规划沙漠生态治理、修复,确保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大力推进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建设,1/3的沙漠得到治理,治理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绿化面积达3200多平方公里,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全旗植被覆盖度由2002年的16.2%增加到2018年的53%。2019年,全旗积极创新治沙科技, 对生态治理区进行植被质量精准提升,种植了7万株胡杨,治理面积增加了3000多亩。通过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建立了森林防火监测系统、气象监测系统,并定期利用无人机技术对原有生态保护区实施病虫害防治,实现生态保护区精准管护。同时, 建设了库布齐生态生物多样性馆,进一步丰富了库布齐生态生物多样性。近年来沙漠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资源逐步恢复,沙漠治理向高质量水平发展。
   随着沙漠生态环境逐渐向好,在党委、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政策支持下,沙区经济不断发展,沙区本土企业突破防沙治沙为单纯公益性投入的传统思维,创造性地将生态与产业相结合、生态治理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生态投入,吸引、鼓励社会力量积极投入治沙造林生态文明建设,变沙漠问题为沙漠机遇,开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模式。同时通过林权抵押、贴息贷款、税费减免、返还植被恢复费、免收育林基金及税收先征后补和森林保险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仅2010年以来,来自龙头企业和农牧民的生态文明建设投入规模就达到30多亿元。
   企业通过规模化、系统化、产业化治沙绿化, 发展沙漠生态工业、生态光伏、生态健康、生态旅游和生态农牧业等沙漠生态循环经济产业,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合的绿色发展新路子,实现了地方兴业、生态增效的沙漠绿色经济模式,也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2019年,在第七届库布齐国际沙漠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再次肯定库布齐沙漠治理为国际社会治理环境生态、落实2030议程提供了中国经验,赋予了库布齐新的历史使命,成为“世界治沙看中国,中国治沙看库布齐”的样板和典范,实现了从“黄色沙漠” 到“绿洲银行”的蜕变,形成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治沙模式。
   面对库布齐沙患,坚持党委、政府主导,构筑沙漠治理支持性政策体系,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在全国率先在农区、半农半牧区和牧区的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区和生态恶化地区实行全年禁牧,同时推行舍饲圈养,并出台实行“五荒到户、谁造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为社会力量多元化参与生态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杭锦旗推行“掏钱买活树”的约束机制和“以补代造”“以奖代投” 等激励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农牧民通过承包、入股、租赁以及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防沙治沙,撬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推动草原畜牧业由天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推动种植业由粗放式耕作向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转变,推动农牧民向优势地区集聚、向二三产业转移,有力地促进了库布齐沙漠地区自然修复的同时带来了经济增长点。
   库布齐治沙关键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伟大理念。库布齐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找到了“生态、经济、民生”的利益平衡点,政府、企业、群众形成了紧密的治沙利益共同体,探索出“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社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四轮驱动的“库布齐沙漠治理模式”,实现了多方互惠共赢。通过生态产业的导入带动沙区农牧民创业就业、脱贫致富,沙区贫困人口年均收入从不到400 元增长到目前的1.4万元,库布齐沙漠治理模式在全国各大沙区成功落地,成功走入沙特、蒙古国等“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与全世界荒漠化地区分享成功经验,为防治荒漠化开出了“中国药方”,为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这个“世界目标”提供了“中国方案”,为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经验”,创造了一个全世界人民共建共享、绿富齐增的生态文明成果。
   创新体制机制改革,长效保障“两山”转化
   深圳市南山区是改革开放打响“第一炮”所在地,位于深圳市西南部,辖区土地面积187.53平方千米,处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位于珠三角黄金入海口,是深圳建设湾区经济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的重要门户,同时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要阵地。
   深圳市南山区地处改革开放最前沿,一贯以对标世界一流,力争环境保护、民生福利等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一贯坚持建立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体制机制,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需求。在当下经济体量、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土地资源紧缺、生态环境压力增大的时代背景下,南山区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突出绿色发展机制,贯通“两山”转化通道,建设南山特色全面创新引领区。
   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机制和综合资源利用机制上,南山区建立了区水污染治理指挥部、区大气办、区海绵办等专门治理机构,全面形成“1+N” 生态文明统筹、管理机制,配套完善信息报送、督察督办机制;在河湖库流域管理上,启用河流巡管智慧管理系统“河务通”,创新“互联网+河长制”监管模式,形成“全面监管、巡办分离、智慧管控”河道管理新格局。全面建立和打通河长、湖长、湾长“三长”联动机制,升级“海域-流域-陆域”水环境保护体系,全面提高河湖近岸海域管护水平,切实发挥好各级河长、湖长、湾长的职能作用,全面提升南山水生态质量。建立健全节能减排资金鼓励制度,制定《南山区自主创新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节能减排分项资金实施细则(试行)》等奖励制度,推进节能项目建设。严格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控供水管网漏损,开展131个节水型居民小区、6个重点用水行业节水型企业和122家节水型公共机构的节水载体创建活动;推动合同节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实行EMC综合节水改造,成为广东省第一家实现合同节水的高校。
   在生态资源价值机制体现上,南山区大力推行“城市GEP”核算,强化绿色指挥棒,实施南山区“自然生态系统价值”和“人居环境生态系统价值”年度核算,推动“城市GEP”进规划、进项目、进决策、进考核,丰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发展理论,探索形成以GDP增长为目标、以GEP增长为底线的城市发展观。大力推行生态产品市场化机制,打造绿色交易示范,积极参与实施碳排放管控、碳排放配额管理、碳排放抵消、碳排放监测、履约评价。积极推动辖区企业参与碳排放交易。积极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优化环境管理,整合、衔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总量控制、环保标准、排污收费等管理制度,实施排污许可“一证式”更严格、更细化的管理,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统一管理,将排污许可建设成为固定点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实现排污许可全覆盖。大力推行生态保护专项补助,守护绿水青山本底,积极落实生态补偿制度,持续对西丽水库周边的麻磡、大磡和白芒(含牛成)水源三村进行生态环保专项补助,完善相关奖惩机制,在原生态补偿资金之外,2019年开始每年另行设立1000万奖励专项资金,鼓励积极配合水源三村三河整治项目的居民,建立健全“宝库计划”实施方案奖惩机制,鼓励股份合作公司和社区积极做好水源保护区的各项工作。
   在践行“两山”理念工作上,大力推行“两山”评估机制,创新动态化跟踪,根据南山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过程实施动态跟踪评估,定期总结“两山”实践创新机制,积极挖掘“两山” 实践创新特色亮点,总结凝练“两山”建设的“南山模式”,按照“成熟一条、推广一条”原则,依托生态文明建设论坛、绿色论坛进行“南山模式” 推广,丰富“两山”内涵,树立发达城市中心城区“两山”建设的标杆和典范,扩大南山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建设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推行“两山”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方面的导向作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市场化机制研究,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保护工作机制,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加大生态环境领域的财政资金投入,加强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节能减排、节地节水节材等相关项目和企业的政策支持,构建财政、金融、民间资本等多种类型资金参与“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发展格局。
   南山区在体制机制创新实践上,牢固树立“两山”理念,以“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发展战略,推动改革的深入发展,打造改革创新的“南山样本”,为生态文明建设与“两山”转化提供有力保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平台,必须科学创新“两山”转化的制度实践和行动实践,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典型模式,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机制,示范推广”的基本原则,持续推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创建。
   (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