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联合会要闻 > 正文

建设生态文明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评价体系?

时间 : 2009-08-20     来源 : 中华环保联合会     作者 :     点击 : 次     

  导向正确而又具备很强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引导社会走上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力推动和强大约束。

  刚刚发布的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国第一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水平的排名,再一次向人们昭示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

  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一言以蔽之,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提供了途径,反映出绩效。

  所谓提供了途径,就是明确而具体地告诉人们,寻求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重点和关键,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及其他各项社会事务管理之间的内在辨证关系、相互作用及影响。以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例,这个评价体系首次完整提出的有别于传统百强县市评价指标的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立足践行科学发展观,设立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环境友好和运行效率5个方面并兼顾其他因素,更能体现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能否协调发展,人民群众是否分享了发展的成果,人民群众是否满意的评价指标。评价体系不仅体现经济增长,更体现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对于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作用,并进而综合各项因素,侧重于对城市投资环境的营造和投资潜力的发掘。通过这一评价体系的引导,许多中小城市对科学发展的理解更深刻、思路更清晰、信心更坚定,逐步摸索到了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所谓反映出绩效,就是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评判,体现出各地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差距及出现的问题。通过社会评判和公众监督,形成强大的约束力,督促各级地方政府不断纠正偏差,使公共决策和执政行为更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中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水平排名,通过对各地生态文明现状的直观体现,反映出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和存在的差距,对当地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都将产生强烈的影响,从而激励排名靠前者再接再厉,增强排名靠后者的紧迫感和责任意识,起到强烈的导向作用。

  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制度、机制及体制的调整与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科学和完备,成为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环节。任何一个评价指标体系,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的。如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就是从2005年评价开始时能耗指标、民生指标等无法获取,到2008年中小城市报送的体现科学发展的能耗指标、民生指标、社会指标等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成熟。而刚刚推出的中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水平排名,在评价方法上,也尚有一些急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的地方。如这一评价体系主要将生态文明水平定为GDP除以地区生态足迹,这一方法,更多地侧重于经济发展成果的体现,虽然也反映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代价,但最终的落脚点,仍然体现在经济成果上。而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如果过于侧重强调以GDP或人均GDP来作为决定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因素,显然是不足的,甚至可能使地方政府继续对GDP的崇拜。

  同时,这一评价方法以生态足迹作为评价经济发展代价的重要手段,而将能源消耗作为冲击生态的最大力量,这一评价方式,无疑也尚有欠缺。众所周知,经济发展不仅对能源形成强大需求,同时也消耗着作为地区或区域基本生产要素的生态环境,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不仅是资源能源的高消耗,同时还有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前两年开展的绿色GDP核算显示,一些地方的经济增长如果扣除生态环境损失和污染治理成本,最终可能是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由此可见,对于一个地区生态文明水平的评价,仅仅考量资源能源消耗情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生态环境状况作为一个重要的测算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决定着制度设计、政绩考核,影响着公众评判和舆论导向,惟有科学设计、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促进各级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对其建设生态文明的成果做出全面准确的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