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联合会要闻 > 正文

期待环评新政切断污染源头

时间 : 2009-08-24     来源 : 中华环保联合会     作者 :     点击 : 次     

 
  在环保上,我们缺的不是法律而是执行和落实。要落实环评新政,政府要抛弃“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治污思维,让民意对环评具有发言权,甚至否决权。

  今后一些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如果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则不会被批准。前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发布,旨在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是我国首次出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近来连续发生的几起大规模环境污染事故,让人们的环保意识愈来愈强烈。回顾这几起事故,有的属于人为操作或技术层面上的原因,但有的就直接与项目的规划设计有关。比如陕西凤翔铅中毒事件,其中值得反思的就是,为何如此有悖环保常识的“大项目”,却能在村民居住地附近上马?

  其实早在2002年,国家就出台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其中有专章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做了规定。但法律的规定不可能细化到具体的细节,对于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需要予以细化和具体化。特别是随着规划环评未经评价即审批的现象不断发生,也需要一个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划环评机制,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

  因而,环评新政的发布,既有法律规定具体化的必要性,也是出于现实需要。与建设项目环评不同,规划环评所涉及的利益群体比较复杂,并经常和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思路发生冲突,特别是在GDP和保护环境的取舍上,环保部门和地方政府往往难获一致意见。如此对规划进行环评,必然会牵涉不同群体的利益。如何平衡这些利益冲突,在国家层面建立符合规划环评要求的程序性和实体性规定正当其时。

  新政有了,接下来就要看如何落实了。而要将新政落到实处,不外乎外部的推动和内部的自律。外部的推动力来自于政府和公众两个层面。政府要彻底抛弃“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治污思维,更要杜绝“经济越发达水越黑”的发展理念。而公众的参与也宜纳入规划环评体系,让民意对环评具有发言权,甚至否决权。在这方面,厦门“PX迁建”等事件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示范。

  如果说外部的推动取决于外在力量,环保部门难以掌控,还可以理解,倘若因为内部的把关出了问题而影响新政的落实,则很难说得过去。江苏盐城市“2·20”特大水污染事件嫌犯、原盐城市标新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文标因“投毒罪”而被判刑,首次以“投毒罪”来判处环境污染者固然令人耳目一新,但拷问事件背后,却暴露出专家的环境审批报告成为企业随意排放“挡箭牌”的环评问题。同样在凤翔铅中毒事件中,也存在着企业排污符合国家标准、但却造成600多名儿童铅超标的尴尬。此次环评新政特意对环评机构弄虚作假作出规定,对构成犯罪者将追究刑责,这无疑值得关注。但此举究竟能否遏制“环评腐败”,恐怕还得让事实说话。

  近5年,全国查处的环境违法企业12余万家次,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10%左右。但至2005年年底,全国以破坏环境罪定案的只有3起。数据告诉我们,在环保上,我们最缺的可能并不是法律,而是法的执行和落实。期待规划环评新政的发布,不只是对法的纸面上的进一步细化,还能促进绿色GDP的转型,从源头上切断污染,还公众碧水蓝天。